一道神奇的数学题,美国孩子凌乱了,中国妈妈秒解!给跪了

一道数学题:

大白 + 大白 = 白胖胖,求大、白、胖分别是哪 3 个数字?

再看看这位妈妈描绘的美国孩子的解题过程。

彻底跪了!

据说本文能看出中美数学教育的差异,而且还能看出中国的数学更注重孩子的思维方式……

看到这样一题,我念给儿子听了,告诉他是一年级的题目:

“大白 + 大白 = 白胖胖,求大、白、胖分别是哪 3 个数字”

多年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,已经使得我对于脑筋弯弯绕或是急转弯的东西非常反感,所以我自己看到这样的题,是刻意地关闭了大脑,不去想它,由衷地没兴趣。儿子在学校数学成绩很好,自信心也不错,让他试试倒是不妨。

不是说看出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吗,第一波来了。我绝对没有想到儿子会出现这样的反应,我估计读者中谁也不会想到。

他说,这不是一年级的题目。

他怎么会知道?

他说,不能说别人胖,那是语言欺凌,肯定不是学校的题目。

原来他的直觉在这里!

的确,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一下美国的少儿影视或书籍,非常明显,话题和语言都是精心过滤的,非常注意对儿童的保护。

不过呢,我自己在心里嘀咕,如此“大白”的孩子,怕是以后只能在美国社会讨生活了。

我认真地跟他解释了,这的确是一道中国的题目,中国学校的语言使用,没有美国控制得这么严,而且胖在中文里也没有不好的意思(这一点他知道,但就是始终认为有不好的意思存在)。

这一次,他说他知道解决方案了。

把我笑趴下的回答来了。是真趴下了,半天缓不过来。

他的答案是:“你、我,嗯…… 还有一个一年级的”。

好了,俩大白,他自己一个,老爸一个,那个白胖胖怎么办呢,硬凑出一个“一年级的”来。看来他和老爸是都属于又胖又白的类型了。这里有个小背景,我们父子俩当时都不知道“大白”是个卡通角色,所以他往又大又白的方面去想,很自然。

可是不行呀,9 岁的孩子了,这样笑,会打击他的自信心的。好不容易止住了笑,想给他解释一下,大、白、胖这里各代表一个数字,我这才发现,这个小小的等式里,竟然 3 个数字都是未知数,如此抽象的概念,儿子处理不了。

我决定等会空下来,拿纸笔写下来,再来对付。

之后的时间是游泳洗澡换衣服,然后得准备晚饭,我一时就把这个话题忘了。儿子突然跳出来一句,我知道了,答案是 7。他是属于那种死钻牛角尖、绝不放弃的性格,估计一直在想这个问题。

可是“答案是 7”这样的回答,显然还是没有弄懂这里有 3 个未知数这个概念。

我问他为什么,他指着我的电脑屏幕说,就在这里,我就知道是个一年级的!

原来,我的电脑上显示了我工作室 QQ 群里一位妈妈分享的图书照片,是一本《你的 7 岁孩子》。屏幕上正好只显示了封面的下半段,看不到上面中文的书名。这样,不知怎地,儿子理解为是对刚才题目的注解。

他说,你看,这个孩子“又大、又白、又胖”,而且写着是 7 岁。

也就是说,儿子的大脑里,对于题目的理解,大、白、胖都是汉语字面的意思,然后一年级这个概念还挥之不去,这个画面上的“7 岁”又给了他灵感了。

既然孩子惦记着,我们就摊开纸笔,把这个题目弄懂。

这里的关键,就是要让他能够理解,大、白、胖分别等于 X,Y,Z。其实前面口头讨论的时候,我提到一点 XYZ,发现那根本是走不通的,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。这一次在纸上写下来,我们分别用了大白胖三个字的英文首字母,标为 B、W 和 F。终于,我认为儿子到了知道这道题要做什么的状态了。

知道了要做什么,那么解决的办法呢。

只有一个,狂猜。

这道题我没有往脑子里去,但是看看,一个等式,三个未知数,也就只能是猜和试了。于是,我做我的饭,让他去折腾这道题。

我是看到小朋友伸出手指头来比划了,他从小做算术,都不借助数手指头的,看来真是急了。估计也是孩子的特性,要猜嘛,立即就往自己知道的最难的方向去猜了。于是我听到他嘀咕,3.5+3.5=7,还是忘不了那个 7,后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否定这个结果的。还听到他往几千加几万的方向去折腾,大概也不会有结果的。

大约这么折腾了 20 分钟,做饭的事情忙完了,我问他是否需要一点帮助。

他同意了,看来是真的没办法了。

于是,我能猜的第一条是,如果是一年级的孩子,他们可能不会小数吧。题目没有明确说,但如果要把小数点弄进来,肯定太复杂了。所以我建议他只考虑整数。

第二条呢,要提醒他“白胖胖”应该是三位数,“胖胖”应该是两个相同的数。两位数、三位数的概念,我知道他已经建立了。

下一步,我建议他从“白=1”开始猜,因为对一年级的小学生,1 百多、2 百多的可能性比 8、9 百要大吧。结果我话说到这里,儿子眼睛一亮,说我做出来了。

我是大人,虽然我刻意不想让这样的题进自己的脑子,我考虑问题,还是会基于自己的逻辑分析和生活经验来的,至少有点方向,不至于靠乱撞。

孩子思维单纯,直线前进,如果假设了百位是 1,立即就有 1+1=2,白胖胖=122 就定了,剩下的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了。

(看看这张草稿纸吧,他的猜测过程是多么无序和痛苦。)

他对数字的反应很快,我是着实地夸了他一句,说难怪你所有的老师都说你的数字感觉(numbersense)很好呢,真的非常好!我接受的教育培训、我也笃信的,孩子学习是靠夸出来的,因为大脑在愉悦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才最高。他为这道题折腾半天了,至少得保护他的自信心不受打击。

结果他的回答,又是让我暗暗地吃了一惊。

他说,“good teamwork”(团队合作得好)。

他接着说,你看,团队一起工作,就是比一个人要聪明吧。

我其实知道,他这个话的背后,有认输承认自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之路的意思存在。不把孩子拼命往前推、推了去撞南墙,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。

这一点上,看来美国的学校带得很成功。

空下来,我上 Q 问了发这道题的妈妈,真是一年级的题目吗?

结果,不是课内的题目,是课外的竞赛题,而且还是属于放在最后的那种“思考题”。

当时一年级的孩子做出来了吗?

回答是没有,而且还有 2 个同去的孩子也没有做出来。

我的感觉,就是题目的抽象程度,超过了一年级,他们可能会有困难的。而且考试中如果要靠硬猜硬试,时间消耗也不得了呀。

当然,我更关心的是,对于题目本身语言的理解,我反复地追问,孩子是怎么记住的,又是怎么转述的,还是把卷子拿回家给大人看的?

结果,回答非常轻松,因为刚看过这个电影,觉得好玩,就记住了,几个孩子就说了起来,虽然都没有做出来。(我这才知道有电影一说。)

这位妈妈做出来没有呢?

她说,几秒钟就搞定了。

那么想了没想呢,回答想了。

解题思路是这样的:

两位数相加,哪怕是 99+99,不可能大于 200,所以就此敲定了“白=1”,剩下自然都简单啦。

哇,如此精准的数学思维,我是五体投地了。哦,不用,有“二体”就够了,还是那句网络上的时髦话:“跪了”!

版权声明:
作者:Mr Y
链接:https://www.99bsy.com/72.html
来源:小算草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